清明期间,唐山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动员和宣传引导烈士亲属和社会各界群众创新多种形式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着力营造崇尚、缅怀、学习、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
一、强化保障措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针对清明祭英烈具体环节提前谋划、强调和指导,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并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细化工作方案,全力以赴为活动平安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全市持续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安全管理,严守工作纪律、安排专人值守,清明烈士祭扫工作实行安全管理“日报告”制度;烈士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疫情防控及水、电、气等安全管理,充分自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对烈士陵园设施等进行整修、维护,确保烈士纪念设施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庄严肃穆。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多次赴冀东烈士陵园及县区陵园调研清明祭扫工作安排及陵园服务管理等情况。冀东烈士陵园在封闭期间值守人员每日三次巡防,加强巡视监督管理,筑牢春季园林防火安全网。二、推广线上祭扫。受疫情影响,清明期间唐山市全部陵园实行闭园管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部署“网上祭英烈”活动具体事项,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充分利用本单位网站、相关网站,在醒目位置设置活动专栏链接,确保全市各级联动、形成合力,为活动高质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在全市推送祭奠先烈、崇尚先烈的手机短信,倡导以网络祭扫、代祭扫等方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通过市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全市发出“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活动倡议书,号召向英烈致敬、为英烈献花。
冀东烈士陵园同步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线上图片展、“温情不打烊革命文物展芳华”冀东烈士纪念馆线上展览,展示烈士家书、回忆纪念文章等;迁西县在县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开辟缅怀革命先烈专栏、专题,积极报道清明祭英烈活动开展情况,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路南区在居民群内发布抗疫信息的同时积极引导开展线上祭扫,做到抗疫与祭奠英烈同步。
滦州市西李兴庄小学附属幼儿园、迁西县少年军校、路北区实验小学等通过主题班会、征文、诗歌、朗诵、手抄报、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敬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丰南区、路南区、迁西县、迁安市、玉田县、丰润区、古冶区、迁安市、路北区、遵化市、芦台经济开发区等地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向英烈敬献花篮、献花等。
三、有序线下代祭扫。清明节期间,唐山多日全域封控。唐山市退役军人系统工作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有序开展代祭扫,为烈士亲属及战友等提供以“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写一张寄语卡片、拍摄一段视频、打一个慰问电话”为内容的“五个一”代祭扫服务。
乐亭县、芦台经济开发区、滦南县、迁西县、滦州市、遵化市等地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对烈士纪念场所进行环境整治,陆续开展代祭扫活动致敬先烈、缅怀先烈,让烈属们安心、放心。
四、创新宣教形式。冀东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发布闭园公告,大力倡导并详细告知线上祭扫及代祭扫等相关事宜,自3月份面向社会征集致敬英烈主题的书法作品、感念寄语等,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为烈士抄写生平寄语卡238份,并在每一张寄语卡背面写好悼念英烈致词。
在清明节当天隆重举行“书烈士戎马生平?祭英雄伟绩丰功”清明节代祭扫活动。值守工作人员精心举行仪式,代表全市关心烈士褒扬纪念工作的广大市民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向烈士们默哀致敬、深切缅怀,为包森、节振国等20位烈士擦拭铜像,代替烈士亲属及广大市民群众逐一向烈士墓敬献寄语卡片和鲜花。
一张张写给英烈的卡片饱含着对英烈最真挚的崇高敬意,寄托着对先烈的无限追思、怀念之情。英雄从未远去,继承英烈遗志是最好的铭记,冀东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将秉持初心、笃行不怠,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不断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大力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的浓厚氛围,不断凝聚新时代爱国奋斗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