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哲,唐山市路北区人,中共党员,1986年11月入伍,2002年3月退役,现任唐山市环境监控中心自动监测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曾获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环境监测“技术骨干”称号,获评全省污染源应急监测先进个人、唐山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先进个人。退役后,徐文哲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严谨与奉献,融入转业后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利用三十余年时间,在专业领域锐意进取,在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生动诠释新时代退伍军人的风采与担当。
铁血军魂铸根基:从“保家卫国”到“守护蓝天”
1986年11月,怀揣报国之志的青年徐文哲踏入军营,开启了长达十六年的军旅生涯,1988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在原北京军区某炮兵旅服役期间,他不仅熟练掌握了防化侦察、污染处置等专业技能,更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人基因融入血脉,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投身环保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防化兵对危化物品的专业认知、应急处置的严谨流程、保护生命安全的使命意识,与环境监测治理的核心要求高度契合。2002年退役后,徐文哲发挥专业优势,主动选择转战环保战线,从唐山市环境监控中心的一名基层技术员做起,在大气、土壤、噪声、汽车尾气等监测领域扎根24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军人执着,推动他在专业领域持续精进,于2022年晋升正高级工程师,完成了从退役军人到环保专家的华丽转身。
科技攻坚显担当:以创新利剑守护“绿水青山”
面对传统环境监测效率低、误差大的难题,徐文哲带领研发团队潜心钻研,成功推出“智能型多功能蒸馏仪”“全自动降水降尘连续采样仪”等创新设备,极大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成果获多项国家专利。在污染治理领域,他首创的“海域原油治理回收高效吸油柔性海绵”,为海洋生态筑起坚固防线;设计的“焦炉煤气高效预热装置”、“水浴除尘脱硫塔”等设备,引领钢铁行业踏上绿色转型之路;开发的“气体浓度分析装置”等智能化设备,助力环境监管数字化。在科研攻关中,他主持的《典型城市PM2.5来源解析及优化控制》课题,首次构建了唐山PM2.5精细化源谱库,为协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所构建的唐山市工业大气污染源动态排放清单,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京津冀大气联防联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徐文哲入选多个权威专家库,连续四届被聘任为省应急监测专家,还常年担任唐山市环保救援特聘专家,多次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成为政府环境决策的得力“智囊”。
公益星火传大爱:以多元行动书写“初心答卷”
在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的道路上,徐文哲用三十余载时光诠释着公益力量的坚实与绵长。在环保宣教领域,他持之以恒,连续6年推进“环保课堂进校园”,为20余所中小学的学生讲授生态课程;2024年“爱鸟周”期间,他带领千名学生探寻候鸟迁徙的奥秘;2025年,他又将环境监测技术沉浸式教学引入高校课堂。在社区实践中,他创新打造“社区最美小主人”项目,引领小学生踊跃参与垃圾分类、旧物改造,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邀请抗震英雄走进社区开展德育,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他心系军人群体,组织志愿者为32对现役军人父母、退役老兵夫妇免费补拍婚纱照;成立“老兵环保志愿服务队”,让退役军人续写荣光。此外,他还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募捐救助病患,组织“爱心助考”,洪灾时第一时间驰援,以多样化的方式汇聚温暖、传递爱心。
作为技术专家,16项专利、24篇论文、3项省部级成果彰显科技担当;作为共产党员,200余场公益宣讲、公益善款募集践行为民初心;作为退伍老兵,军营婚纱照、爱国拥军活动续写军民情谊。徐文哲将军纪军魂融入环境监测,以冲锋姿态投身污染防治,将家国情怀化作实际行动,在科技、公益、拥军等多个领域留下了坚实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