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男,汉族,1948年10月出生,1968年2月入伍,196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2月退休,现为唐山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工作第三管理所军休干部。在部队时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八次,两次受到中央首长的接见,并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40周年国庆观礼;退休后,王玉平走进学校、机关、企业开展红色宣讲,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军人的英勇无畏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在长达32年的军旅生涯中,王玉平作为一名飞行员,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飞行事业的热爱,熔铸进了每一次翱翔天际的征程。1969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玉平从海军被挑选为飞行学员,怀揣着对蓝天的憧憬和向往,踏入了空军某飞行学院学习。在飞行学院的日子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航空理论知识,刻苦钻研飞行技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飞行事业的无限热爱,于1972年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歼击机作战部队,站在前辈们战斗过的地方,他暗下决心要成为像革命前辈那样英勇善战的飞行员。此后,他开启了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征程。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日,训练场上总能看到他挥汗如雨的身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的飞行技术达到四种气象作战水平,1985年被空军批准为特级飞行员。 1978年春节刚过,王玉平接到了一项特殊而艰巨的任务:执行核试验空中取样任务。当天,基地被尘霾笼罩,能见度极差,远远不符合安全飞行条件,但核试验不能等,指挥部最终决定按预定计划实施。随着爆炸蘑菇云的升腾,王玉平驾驶着战机毅然逆行而上,穿越蘑菇云收集爆炸物样品。蘑菇云内能见度极低,随着飞机不断巅簸,放射剂量表数值在不断上升。然而,当飞机穿出蘑菇云后,放射剂量表数值与预期有所差距,担心取样剂量达不到要求,王玉平果断申请再穿一次;经指挥部同意后,他立即大坡度回转进行第二次穿越蘑菇云,直到二次穿越的放射剂量表指示符合剂量要求,他才架机返航。在这次任务中,爆炸物对人体伤害极大,为了国防事业的发展,王玉平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跨越身体的生理极限,高标准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险重任务,也因此荣立个人二等功。2000年2月,王玉平正式退休,但他脱下军装不卸担当,化身红色精神的“播种者”,以亲身经历讲述革命故事,传承信仰的种子。在退休后的20余年里,王玉平先后走进大中小学、企业、机关等开展红色宣讲,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生动朴素的语言、鲜活真实的事例、惊心动魄的细节和饱满热忱的情感,讲述空军战士为保卫祖国蓝天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牺牲奉献,受众1000余人次,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力量。他的讲座让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深刻感受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更有许多青少年学生表示:王爷爷的故事让他们深受鼓舞,少年强则国强,他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如今虽已77岁高龄,王玉平却仍然坚持活跃在理论宣讲、国防教育的第一线,他常说“我的飞行生涯有终点,但为党和人民服务没有终点”。从“蓝天骄子”到“银发先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位老战士正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翱翔”,让红色基因在更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精神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