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营,男,汉族,1949年7月出生,1968年2月入伍,1969年12月入党,2004年10月退休,大校军衔、大学本科学历,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76年唐山7.6级特大地震,身为连长的他带领全连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先后救出受灾群众78名,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退休后,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余热、担当大义,积极传递正能量,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授予“先进军休干部”荣誉称号。

从军37年,高富营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国防事业。有许多和他一样的老干部,退休时因对部队的留恋、对军旅生活的不舍而不愿意移交到地方干休所安置,高富营在办理完退休手续后,却在第一时间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移交到地方干休所安置。考虑之前还有很多老同志没有移交,且他是刚刚办理退休手续,所以组织并没有批准。他再次向组织申请,并表示“在领导岗位上,练兵打仗是履行职责使命;现在退休了,就要多为年轻干部导好航、引好路、帮把手。移交地方是有利于部队建设的,作为一名老兵,能为军队建设多做一份贡献、能为国防事业多尽一份力,我都会义不容辞。”移交到唐山市军休三所后,高富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支持所党总支的工作,积极在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建言献策,主动参加党总支组织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在军休所组织休干赴北戴河疗养工作中,按照顺序,应该安排他先参加,但每次他都把名额让给年事更高的休干。他总乐观地说:“跟他们相比,我还年轻嘛,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让年龄大的老同志先参加嘛!”

他恪守初心、为公为民、先人后己的优良作风,也感染着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高丽华是一名军医,看到所里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老同志们饱受伤病折磨,便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所学所长,为大家免费义诊,特别是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提供上门服务,不求回报。退休后,高富营始终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关爱下一代成长,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先后为多所学校和单位作宣讲报告30余场,听众1500余人次,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余热。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唐山市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当时他正值身体不适,可在得知此事后,却主动请缨。他说,“我1968年入伍,既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战场,也经历了很多急难险重的任务,我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晚辈们讲一讲,告诫后生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最终大家难以说服他的这份“倔强”,他拖着不适的身体毅然走上讲台,先后到唐山市第一中学、唐山市广播电视大学、丰南区国土资源局等学校和部门,为广大师生、年轻干部讲述共产党人“心系人民、不畏牺牲”的优良传统,赢得了大家高度赞扬。

在参加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口述历史活动时,他认真回顾了带领部队官兵参加唐山抗震救灾的场景,真实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和感人事迹,让大家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抗震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灵魂深处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人民军队好”的时代最强音。此外,他还独立撰写出版了《军事智能论》《人生辩思》等著作,先后参与《唐山大地震往事》《寻歼》《难忘的岁月》等文稿撰写活动,并多次在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的书画摄影展中荣获奖项。一朝军人一生军魂,一颗红心永远向党。高富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虽已76岁高龄,但他心系党、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关心集体,关爱下一代成长,在最平凡、最普通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