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国,唐山市乐亭县人,1983年11月入伍,1987年1月退伍,现为毛庄镇前黑王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兵支书”,李玉国卸下了军装,但心中没有放下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早在担任前黑王庄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李玉国就将目光放到了笤帚产业加工上,因地制宜、因时度势,积极谋划并推动以笤帚加工为主体的特色产业的发展,以产业振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抱朴以守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坚守
在前黑王庄村,笤帚加工的历史可追溯至数十年前,那时还只是零星散布于各家各户的小本经营,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气候”。作为一名60后,李玉国深知每一把笤帚的背后,从严格选材、耐心晾晒、精细制作、整形考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其中蕴含的工艺传承和匠心精神弥足珍贵。这不仅是笤帚加工产业发展壮大的根基,也是传统手工艺融入市场经济的独有优势,不能丢弃。从推动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到打响品牌效应扩大知名度,李玉国始终坚守着这种匠心精神,不仅在笤帚使用手感、质量把关方面精益求精,在外观外形方面也一直与时俱进,力争做到兼具美观与实用,为前黑王庄村笤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内核。

在李玉国的积极倡议与推动下,经过与镇领导及村“两委”的深入讨论,前黑王庄村笤帚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逐渐清晰:单打独斗难以应对市场挑战,唯有形成规模效应方能立足。于是,前黑王庄村毛庄镇笤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初期即有150户村民加入,带动就业200余人。2007年,为进一步提升产业规范化水平,大荣、和发、三元、永平四大笤帚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实现了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制造、市场销售的“四统一”。这一变革不仅促进了家庭生产向“加工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的转型升级,还有力推动了全县笤帚加工企业的品牌建设,形成了“全县一品”的规模效应。前黑王庄村笤帚也因其“扎工结实、柔韧适度、形色美观”的特色,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赞誉,多次被新华社、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为进一步壮大笤帚产业经济,李玉国带领村民大胆创新,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客商对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生产。通过紧密联系市场和不断创新工艺,笤帚品类已发展到六股、木杆、竹杆等十几种,应用领域也从传统的家庭清洁扩展到建筑、船舶、汽车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前黑王庄村的笤帚年产量超过600万把,其中300万把出口海外,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创汇350万美元,占全镇出口总量的81%,为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大荣笤帚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被全国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示范合作社”,被河北省供销社授予“二星级农副产品购销型龙头企业”,被河北省农工委、农业厅授予首批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